股票被動減持怎么操作?
被動減持往往是有兩種方式,一種就是總股本增加引起的被動減持,另一種就是質押股票被券商強制平倉。大宗交易減持操作可以達到股票被動減持的目的,此外集中競價減持也是經常采取的操作。同樣的,協議轉讓也是股市中經常出現的情況。
進行大宗交易減持的90天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2%,且受讓方6個月內不得轉讓。進行集中競價減持的90天內減持不超過總股本1%,15個工作日后券商的減持價格可能已經較低,同時能減持的份額也有限。進行協議轉讓的,單個受讓方受讓比例不得低于總股本5%。協議轉讓劃定了轉讓規模下限,對于執行股權質押協議而言難度很高。
股票減持完畢后股價會怎樣
股票減持完畢之后,說明市場中的空單會減少,算是一種利好消息,所以個股后期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反彈或者是上漲的情況。當然了,個股也可能會因為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個股在減持完畢之后出現下跌的趨勢。如當股票在堅持完畢之后,突然出現了重大利空消息,如公司業績出現暴雷的情況,市場中的消費者受此影響而大量的拋售手中股票,從而導致股票價格大跌或者是大盤比較差,這些都會導致股票減持之后繼續下跌。
除此之外,一些主力也會利用股票減持的公告而進行出貨操作,簡單來說就是主力通過利用股票減持完成之后,在上方派發自己手中的籌碼,待手中籌碼派發完畢之后,股票價格可能會出現急跌情況。所以,在股票減持完畢之后,投資者最好是對股票進行綜合分析之后在進行操作為好。
股票減持算是一種中性消息,對于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表現,比如說如果是因為股東通過減持來彌補公司的漏洞,那么這種股票減持屬于利空消息;如果是公司通過股票減持的方式來進行員工股票激勵、或者是投入產業創新,那么這就可能是一種利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