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勝寺在山西什么地方?
廣勝寺在山西的洪洞縣。
央視86版《西游記》中《掃塔辯奇冤》唐僧掃塔的取景就是寺中飛虹塔。一曲:烏云壓頂夜森森,塔鈴兒響聲聲。夜色昏暗燈兒不明,知是寶塔第幾層。讓人們記住了在暗夜中那座古塔的雄姿。
廣勝寺國家4A級景區,寺院始建于東漢147年,唐代改稱廣勝寺。
洪洞廣勝寺景區分上、下兩寺,上寺在山頂,下寺在山麓,相距半公里多;下寺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元代修建的,上寺則大部分經明代重建。
著名景點飛虹塔、水神廟元代壁畫等。
廣勝寺里有三絕一奇嗎?
廣勝寺,這一佛教圣地,自古以來就因著“三絕一奇”的人文遺產——“天下第一塔”飛虹琉璃塔、稀世孤本《趙城金藏》、華夏瑰寶元代戲曲壁畫和自然景觀——唐代左右扭古柏,聲名遠播,稱道禪林。
飛虹塔:建于明代,是一座佛祖舍利青磚塔,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最大最完整的琉璃塔,也是廣勝寺標志性建筑。
塔身留有工匠題款,顯示古代的工匠精神。
飛虹塔為閣樓式密宗塔,平面八角形,各層皆有出檐。檐角均掛有風鈴,微風吹拂下能發出悅耳的鈴聲。 塔身13層,通高47.63米。
最喜歡塔身黃、綠、藍相間的琉璃構件:佛像、菩薩、金剛、花卉、盤龍、鳥獸等生動逼真,色澤如新。
緊靠飛虹塔的彌陀殿,是價值連城的《趙城金藏》原來存放地點。
《趙城金藏》:是中國金代民間募資雕版的佛教大藏經。因刻于金代,故稱《金藏》,又因廣勝寺原屬于趙城縣,又稱《趙城金藏》。
藏經是佛教典籍匯編而成叢書的總名,是一部百科式的佛教全書,它既是佛書,也是涉及哲學、歷史、語言、文學、藝術、天文、歷算、醫藥、建筑等領域的包羅宏富的古籍,對中國和世界文化都曾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相傳這部藏經是唐代三藏大法師玄奘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經卷中譯善本,全世界只此一部,因而被視為稀世瑰寶,現藏于國家圖書館,成為鎮館之寶,與《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敦煌遺書》齊名。
水神廟元代壁畫:
水神廟是我國現存最為完整的供奉水神的廟宇,包括山門、儀門、明應王殿等建筑。它的山門很有特色,上有元代戲臺。在明應王殿內,除塑有明應王像和侍女、大臣等泥塑外,殿內四壁還繪滿了各種內容的元代壁畫。這是“我國古代唯一不以佛道為內容的壁畫孤例”,壁畫內容以祈雨、行雨、酬神為主線,有《龍王行雨圖》、《祈雨圖》、《元雜劇圖》、《捶丸圖》、《下棋圖》、《漁民售魚圖》、《王宮尚寶圖》、《王宮尚食圖》、《王宮梳妝圖》、《古廣勝寺上寺圖》等十余個故事圖畫。
唐代古柏:寺前兩株古柏堪稱禪林奇觀。一是1300多年的歷史,二是這兩株古柏一東一西,像兩位護法將軍生長在上寺大雄寶殿門前。最有意思的是兩株古柏樹的紋理扭向相反,一個向左扭,一個向右扭,讓人稱奇。
老話講:地上文物看山西,意思是山西的地上建筑物保存最完好,廣勝寺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喜歡欣賞古老的建筑,就來山西洪洞廣勝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