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城市房價如何?
?新北市:36.59萬臺幣/臺坪
?臺北市:68.39萬臺幣/臺坪
?桃園市:20.78萬臺幣/臺坪
?臺中市:22.9萬臺幣/臺坪
?臺南市:17.9萬臺幣/臺坪
?高雄市:20.7萬臺幣/臺坪
?新竹市:24.16萬臺幣/臺坪
臺灣房價貴嗎?
看上去很貴,但折合人民幣就一點不貴了:
?新北市:2.5萬/平米
?臺北市:4.53萬/平米
?桃園市:1.42萬/平米
?臺中市:1.56萬/平米
?臺南市:1.22萬/平米
?高雄市:1.41萬/平米
?新竹市:1.65萬/平米
從臺北到高雄,原來臺灣省的房價體系是均價在1.22萬-4.53萬。
這個房價太溫柔友好了,除了臺北市,其他城市房價相當于大陸三四線城市,而臺灣土地私有,房子是永久性產權。這還去臺北看什么雨,應該去看房。我想去臺灣買房,不知限購嗎?
不過以上房價為均價,要分板塊和地段的,臺北一般地段至少5-6萬起。真正“看得上眼”的房子,價格都比較貴,臺北至少6萬起。
寶島也有自己的置業鄙視鏈,臺北買不起就去新北,新北買不起就去桃園。
跟上海一樣,買不了市區買郊區,買不了郊區就買花橋、嘉興。
臺北雖然價格高,但是它這兩年成交總價在跌。
價格漲幅比較厲害的,當屬新竹市、臺中市、桃園市。
不過價格漲的最厲害的新竹,同時也是成交面積減少最厲害的。沒量這個價格是不真實的,有價無市要小心。
臺北內湖區、北投區、文山區分別位于整個臺北市東、北、南三個郊區邊界。
就有點像上海的嘉定、青浦、松江,剛需上車首選。
另一端,豪宅置業可以看臺灣哪里?
西華富邦號稱是史上最熱銷豪宅。
臺灣房子類型分為,公寓、透天、華廈和大樓,這些名字很古怪,通俗的講,公寓=洋房,透天=別墅,華廈=小高層,大樓=高層。價格級差體系:透天>公寓>透天>大樓。
如果需要在臺灣置業,我覺得有兩個要素可能是需要重度考量的:
第一就是交通
臺灣的基礎設施沒有大陸發達,一個偌大的桃園市,只有一條地鐵。
就算在省會臺北,一共也就8條地鐵,這里面還有2條是支線,與上海根本不能相提并論的,上海地鐵總里程是全世界城市中最長的,地鐵線成網,四通八達。臺灣偶像劇場景更多是公交車站、火車站、機場這種的,很少有地鐵站。
不過隨著捷運(地鐵)南環段去年6月動工,房價開始動了,比如中古屋早安再興去年底成交單價6w+、指標新案元利森活莊園也賣到8w+。地鐵是樓市里的硬通貨。還有火車站也是。
第二就是人口
過去3年,臺灣各個板塊里面人口增長前十的板塊,這里面新北人口流入還蠻可觀的,好多新北市行政區上榜。
其他的像新竹、桃園都前途滿滿,這兩個城市的漲幅主要跟臺灣巨無霸企業臺積電有關。
臺企里絕對的腕兒,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企業,但凡臺積電說我要去什么地方辦一個分廠,那周邊的房價就開始躁動。人口與產業有關,人口隨產業走,房價隨人口走
作者:茅洪斌
鏈接:https://xueqiu.com/3658388177/227377602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