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赤字是什么意思?預算赤字和通貨膨脹的關系
預算赤字是一個專有的經濟名詞,也是財政赤字,表示一個國家在每一年的年初進行預算的時候在收入和支出上出現了赤字,是一種收支不平衡的表現。因為在會計核算的時候會用紅字表示,因為叫做財政赤字。收支平衡是一種理想狀態,但是更多的出現的是略有結余或者是入不敷出。出現赤字的情況一般有兩種:一是根據需要有意安排,是國家財政政策的一種;二是預算中沒有出現赤字,但是在實際執行后出現了赤字,這種情況就是本文名詞出現的情況。
一旦出現財政赤字的時候,就意味著政府需要使用之前的結余來消除。在我國因為使用的是銀行代管的金庫制度,財政結余是表示的財政存款的增加,而用來消除的時候則是銀行存款的較少。只要結余是真實存在的,就不會構成構成透支問題。實際情況中,財政結余被作為了銀行的信貸資金的一種來源,一旦要使用這筆資金,銀行的信貸資金就會減少。如果出現了準備金的不足,又不能通過減少信用規模來滿足,就會出現通貨膨脹和信用膨脹的現象。
出現財政赤字的時候,還有通過開增新稅和提高利率的方式。增加新稅的方式不能夠解決燃眉之急。首先從法律上來說,無論增加哪一種稅收,都要經過一系列的法律程序,時間成本非常大。當情況比較嚴重的時候,政府會通過借債或者發行國債的方式進行籌資,這種方式會增加自己的還債負擔。因此接下去的財政赤字還是不能解決的時候,還會使用一種不借債的方式,那就是通過發行貨幣的方式,這個時候就會直接導致一個結果——通貨膨脹。
總而言之,一旦出現嚴重的無法彌補的財政赤字,最簡單方法就是通過發行貨幣籌資,直接就會出現通貨膨脹,這就是兩者的關系。
關鍵詞: 預算赤字是什么意思 預算赤字和通貨膨脹的關系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二者有何關系 赤字與通貨膨脹之間有何關系 為什么財政赤字會引起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