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兵圣指的是哪個人?
兵圣是春秋末期齊國著名的軍事家孫武。他所著《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圣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圣”,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孫武主要是兵法十三篇,號為《孫子兵法》。
孫武由齊至吳,經吳國重臣伍子胥舉薦,向吳王闔閭進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為將。在柏舉之戰中,孫武率領吳國軍隊大敗楚國軍隊,占領楚國都城郢城,幾近覆亡楚國。后來,伍子胥被殺以后,孫武轉而隱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
《孫子兵法》闡述了戰爭中制勝敵人的規律,軍隊應該怎樣組織和建設,作戰時必須遵循的戰略原則,臨陣擊敵的戰術技巧,一些特殊的戰斗方法,以及軍隊的后勤工作等,《孫子兵法》短短的13篇5000字,體現了孫武完整的軍事思想體系。
唐朝稱圣人的是哪一個皇帝?
唐朝圣人指的是皇帝,在唐高宗時期,唐高宗和武則天被人稱為了二圣,后來又被延續了下去,唐玄宗被稱為圣人。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為文德順圣皇后長孫氏,后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
武曌即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之孫,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712年—756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