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重慶被國家定為全國三個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之一,此后,重慶積極探索“森林+”模式,不斷豐富林業產業業態,推動林業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提高林業產業質量效益,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重慶市涪陵區林下經濟。涪陵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重慶涪陵區大順鎮茂密的馬尾松林里,林下是成片的小拱棚(孢子粉臨時收納系統)和井然有序的智慧彌霧噴灌系統。掀起拱棚一角,里面是一株株長勢喜人的靈芝,孢子粉揮發溢出,芝香四溢。孢子粉是從成熟靈芝的實體中噴射出來的種子,是靈芝的精華,在自然環境下收集非常困難。
“野生靈芝生長于山林間,不過現在野生靈芝在市場上一株難求,采用林下仿野生栽培方式,能最大程度還原野生靈芝的生長環境。”重慶天同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夏閎繽表示,在重慶市藥物種植研究所靈芝研發團隊指導下,公司開展靈芝等中藥材林下種植全產業鏈研發,目前靈芝林下種植面積突破300畝。
村民正在搭建小拱棚。涪陵區委宣傳部供圖
據悉,涪陵近年來充分發揮生態優勢,涪陵區在轄區中藥材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創新林下仿野生種植技術,帶動全區25個涉農鄉鎮街道6萬多名農戶種植中藥材16萬畝,實現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在提升林地高效利用方面,秀山縣也依托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油茶產業,目前全縣油茶種植面積已突破22.5萬畝大關。為了更好地實現林下經濟賦能鄉村發展,還建立了重慶市油茶研發中心,打造了1000畝油茶良種繁育基地和800畝采穗圃,覆蓋了全縣26個鎮街、134個村,惠及農戶達5.3萬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近年來,重慶堅持探索‘森林+’模式,不斷豐富產業業態,推動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提高林業產業質量效益。”重慶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重慶已初步形成以特色經濟林為支撐,森林食品、林產品加工、林下經濟、森林康養等多向發展的產業格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