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從市政務服務辦獲悉,我市最新發布《天津市“免申即享”政策清單(2024年版)》,包含發展改革、生態環境、城市管理、稅務、民政等11個領域39項惠企便民政策,通過政府部門簡政放權、優化服務、信息共享等方式實現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群眾免予申報、直接享受政策,最大限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據介紹,為進一步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抓好惠企政策兌現落實,持續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我市制定了《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天津市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確要求持續梳理行政給付、資金補貼扶持、稅收優惠等政策條件和適用規則,發布“免申即享”政策清單。
此次發布的“免申即享”政策清單,通過強化數據歸集共享、模型算法和大數據分析支撐,精準匹配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和群眾,實現免予申報、直接享受,推動各級政府部門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從“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同時,還詳細描述了適用“免申即享”的政策內容,提供了相關政策依據,確保惠企便民政策“落實到人”。
這11個領域39項惠企便民政策包括: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確認堅持信息比對為主、現場核實為輔,寓認證于無形、寓認證于服務的基本原則;人社部門主要通過內部數據比對,與公安、司法、民政、交通運輸、衛生健康、醫保、法院等部門進行數據共享,推動人臉識別等自助認證方式,確認領取社會保險待遇資格狀態。納稅人享受“六稅一費”優惠實行“自行判別、申報享受、有關資料留存備查”辦理方式,申報時無須再向稅務機關提供有關資料;納稅人根據具體政策規定自行判斷是否符合優惠條件,符合條件的,納稅人申報享受稅收優惠,并將有關資料留存備查;納稅人對“六稅一費”優惠事項留存備查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承擔法律責任。享受資助參保政策的醫療救助對象,集中參保繳費期內在困難身份認定地參保的,根據相關部門提供的身份標識直接享受基本醫保參保財政補助和醫療救助資助,不需要申請,也不需要全額繳費再發放政策補助。重度殘疾人(不含已納入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中的重度殘疾人)參照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享受門診、住院醫療救助(不設起付標準)和基本待遇傾斜支付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