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為什么除權
股票除權是指在股票分紅之后,根據所分的紅利,相應地下調股價,其中股票除權的原因如下:
1、為了保證個股在分紅之后,其總資產不變,比如,在股票為20元的時候,投資者持有股票1000股,在進行10派5元的操作,投資者可以獲得500元現金,其股價相應的下調至19.5元,使投資者總資產仍然保持為10000元。
2、除權下的股票走勢圖,可以看出股價的真實波動。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進行分紅的比例越高,股票的市場價格下調越大,但是,其個股的后期走勢,仍然受市場行情以及個股的實際情況影響。
如果在除權除息之后,市場行情較好,且個股業績較好,則可能會推動股價上漲,出現填權的情況,當股價回到除權除息之前的位置時,被稱為填滿權,除權除息之前買入的投資者獲利。
如果在除權除息之后,市場行情較低迷,且個股業績變差,則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出現貼權的情況,在除權除息之前買入的投資者虧損。
同時,投資者在賣出除權股票時,會根據其持有時間的長短,收取一定的個人所得稅,其規定是:持股期限在一個月以內(包含一個月),投資者所獲得的股息紅利按照2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持股期限在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包含一年),投資者所獲得的股息紅利按照10%的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持股期限大于一年的,投資者所獲得的股息紅利免個人所得稅。
比如,小唐持有某股票1000股,該公司按照每10股派發1元的方式派發紅利,持股1個月就賣出,那么小唐需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100×1×20%=20元。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持有時間是從投資者買入該股當天算起的,不是從分紅當天算的。
機構進來游資跑了是好,一般來說,機構流入游資拋售,意味著市場上的籌碼在不斷地從散戶手中向主力手中轉變,籌碼不斷地集中,說明主力比較看好個股,在進行搶籌,同時,主力控盤加強,方便主力今后的拉升。反之,主力出,游資進,意味著市場上的散戶在不斷地買入該股,主力在不斷地賣出該股,籌碼逐漸從主力的手中流入散戶的手中,這種類型的個股,一般上漲比較難,即在個股上漲時,散戶會獲利出局,賣出手中的股票,導致股價再次下跌。
股票龍虎榜一般顯示當天賣出股票數量最多的前5個交易席位。這些席位有可能是專業機構席位,有可能是一些營業部,其中營業部席位中包括一些游資、散戶以及證券公司自有資產,因此投資者無法通過龍虎榜來判斷是游資賣出還是主力賣出。
但投資者可以根據龍虎榜上顯示的營業部操作特征以及成交額,來判斷個股的未來走勢。
當龍虎榜買入前五所買入的成交額遠遠大于前五賣出的成交額時,個股在下一個交易日可能會出現高開的現象;如果其前五名買入的成交額遠遠小于前五賣出的成交額時,個股在下一個交易日可能會出現低開的現象。
同時,在前五賣出的營業部是比較出名的游資時,比如“藏獒”、“歡樂海岸”以及“佛山無影腳”時,則個股可能會出現持續下跌的現象。
當然,也存在龍虎榜上游資大量流出,機構大量買入時,股價下跌的走勢,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市場上的散戶不看好個股,在市場上大量地賣出個股,導致個股當天買入量少于賣出量,從而導致股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