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燈制作方法是什么?
孔明燈的原理:通過熱空氣的浮力使球體升空。點燃孔明燈的蠟燭時,其間的空氣會因為受熱膨脹從“燈罩”流出,使孔明燈內部的空氣密度比外部空氣小,因此充滿熱空氣的孔明燈就會飛起來。
孔明燈的制作過程
【資料圖】
1、用3張薄白紙糊成一個頂端密封的圓柱體,其周長為225cm,高約90cm。
2、用寬1cm,厚0.1cm的竹片扎一個周長約220cm的圓圈,其下底拴2根互相垂直的細鐵絲。
3、將竹圈放在圓柱體下端作底,使兩者邊沿近于重合,用漿糊粘住。
4、用竹片扎一個小圓圈,直徑約15cm,周圍包上脫脂棉約10g,作為燃心,然后掛在兩鐵絲的交叉點上。
相傳是由三國時的諸葛亮所發明。當年,諸葛亮被圍困于平陽,無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準風向,制成會飄浮的紙燈籠,系上求救的訊息,其后果然脫險,于是后世就稱這種燈籠為孔明燈。另一種說法則是這種燈籠的外形像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放孔明燈象征什么?
1、孔明燈的寓意:豐收成功、幸福年年。
2、孔明燈在古代,多做軍事用途。現代人放孔明燈,多作為祈福之用。男女老少親手寫下祝福的心愿,象征豐收成功,幸福每一年。孔明燈一般在元宵節,中秋節等重大節日施放。
關鍵詞: 孔明燈制作方法是什么 放孔明燈象征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