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高歌,后浪奔涌,“老人”與“新手”之間的合拍和鳴、過招拆招,寫下了綠都智慧服務的成長日記。這份日記中,生發著隨歲月變遷的新生枝芽,也茁壯著貫穿始終的一條根脈——綠都之誠。
城市更新,生活煥然,為什么他們堅持一“誠”不變?因為他們堅信,他們將為你“誠”就美好生活。
01 守護的心 一“誠”不變
老兵 VS 新兵
王海賢是業主們的老熟人。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更善于捕捉業主們的需求,也更懂得如何與業主相處。有時面對業主的不理解,他也能推心置腹地溝通到位。
他說,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一直都在,有困難有危險,都先往前沖,這樣業主才有安全感。第二件事,就是理解每個人都有困難或者需要幫助的時候,多想想身邊親朋一樣的業主到底需要什么。
秩序“老兵”們,把自己的堅守和真誠理解傳承給了“新兵”。入職一年的監控崗劉浩真就是接下接力棒的一員。每一次深夜的電話聲響起,她都能體會到自身業務的重要性,為在業主需要時能夠提供響應和幫助而感到欣慰。
她說,自己曾經在凌晨的監控里看到一對情侶在入口處發生爭執,便立即通知同事過去勸解,想想自己的工作對業主的生活是有價值的,就很有成就感。
02 把你放在心尖尖上的習慣 一“誠”不變
14年 VS 1年
走出象牙塔,加入綠都智慧服務,尹玲玲用14年的時光,書寫了一段敢打敢拼、赤誠投入的成長故事。一路走來,在不同崗位上歷練,已經成為一員老將的她將心態“歸零”,不斷去接受全新工作場景的挑戰。
也許,她會從入職不到一年的楊世榮這樣的“后輩妹妹”身上看到自己14年前的影子。
這似乎是一種老與新的傳承與輪回。正像楊世榮說的那樣,每位身邊的同事都在用實際行動影響著自己。經驗的積累,專業的技能,遇事冷靜處理的心態和預判能力,讓她看到了一種獨屬于綠都的精神: 發自內心地真誠相待,是一切專業和技能提升的根基。
03 進取不怠的激情 一“誠”不變
筆記 VS 日記
退休員工李萍每次談及綠都,都不由得感慨:有公司就像有家一樣。10余年來,她把公司、也把項目當做自己的家,為了她的家,她始終在工作上精益進取。她說:“我們的每一份付出,都是成就著自我價值,你的經驗和閱歷別人是要不走的。”
這句話給了不少后生晚輩激勵。剛剛入職1個月的曾長軍,努力感受著公司的文化,吸納專業的知識,積累著經驗急速成長。
盡管還是個新人,但他笑稱已經感受到了精髓:以誠相待,站在業主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咱們對業主真誠,業主也會對咱們真誠,因為感情都是相互的。
04 “關鍵時刻,他們真上”的評語 一“誠”不變
革命一塊磚 VS 不露臉大白
回顧5年來的工作成果,劉帥有點小得意地說:“每個業主看著我都‘眼熟’,都能記住我。”
幫業主改造舊燈,省下了買新燈具的錢;業主家里有噪音,他每天下班去找原因,前后爬了十幾層樓,最終找到了噪音的源頭……一件件事,讓他獲得了業主“專業又真誠”的評價。
新項目交付,老項目援助,疫情期間的大事小情,哪里需要支援都去,他習慣甚至享受著“革命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的身份。
而這個“身份”,也“代代相傳”著。
年輕人沖在前,還用年輕人的方式,鼓勵著業主和身邊的同事。維修新人李保根,2022年10月疫情期間“不露臉”的抗疫紅人,淋漓盡致地展現著真誠、果敢和專業。
在與業主的交流中,他們喜歡常常用“真誠”來形容綠都員工。“誠”是綠都智慧服務恒久不改的底色,先有“誠意”,才能用心,才有服務不斷的提升和飛躍。隨著綠都智慧服務品牌再一次升級,服務的廣度、業務的精度都在變化中求進取,唯有情感的厚度,一誠不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