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過剩什么意思?
所謂流動性是指一個經濟體中的貨幣投放量,流動性過剩便是指貨幣投放量過多。在宏觀經濟上,它表現為貨幣增長率超過GDP增長率;在借貸市場中,它表現為資金供給要高于資金需求。流動性過剩的產生有多種原因,主要包括國內的貨幣政策、經濟周期的變化、匯率制度的缺陷、熱錢大量涌入等。
流動性應該適度為好,無論是過剩還是緊縮都會對經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流動性過剩的往往伴隨著的大幅度的通貨膨脹,資產價格上漲、社會的貧富差距擴大等負面影響。如果資產價格過度上漲,一旦央行開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時,便很可能引爆全局性的風險。
流動性過剩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
流動性過剩問題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性議題。美國經濟顯露疲軟致使美聯儲再度邁開降息的步伐,日元長期維持零利率或者低利率,歐洲國家為阻止本幣升值步伐而放慢提高利率的節奏,全球性擴張的貨幣政策在刺激經濟復蘇的同時,也積蓄了大量的流動性。受經濟失衡的誘導,這些爆炸式的流動性絕大部分都流到了新興經濟體國家,中國也成為全球流動性的巨大蓄水池。然而,僅僅將流動性過剩歸結為外部因素顯然有失偏頗。由于獨特的經濟環境和金融制度,中國流動性過剩有著自己特殊的形成機理和傳導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