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風險是什么意思?
購買證券會面臨多種風險,而利率風險指的是由于利率的變動導致證券價格波動,由此給購買人的收益帶來不確定因素。
利率與證券的價格一般呈反方向變化。當市場上的利率普遍提高時,證券價格會下降(包括股票和債券)。一般債券對利率的變化反應較快,方向基本是 反向的;而股票的反應相對慢一些,同時股票價格的變化在短期和長期對利率變動的反應方向可能是相反的。利率風險是固定收益證券、債券的主要風險,利率變動 對長期債券的影響大于短期債券。
利率從兩個方面影響證券價格。一方面,利率的變動會改變人們對于不同投資種類的看法,利率提高時會有部分資金流向儲蓄等收益隨利率提高而增加的 品種;另一方面利率變動會改變整個經濟和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利率提高,公司借錢的成本就會上升,其他情況不變,公司的盈利就會下降,股息會減少,股票價 格也會相應下降。
利率風險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1)重新定價風險
重新定價風險也稱為期限錯賠風險,是最主要和最常見的利率風險形式,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價期限(就浮動利率而言)之間所存在的差異。這種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使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會隨著利率的變動而發生變化。
(2)收益率曲線風險
重新定價的不對稱性也會使收益率曲線的斜率、形態發生變化,即收益率曲線的非平行移動,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的影響,從而形成收益率曲線風險,也稱為利率期限結構變化風險。
(3)基準風險
基準風險也稱為利率定價基礎風險,也是一種重要的利率風險。
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所依據的基準利率變動不一致的情況下,雖然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的重新定價特征相似,但是因其現金流和收益的利差發生了變化,也會對銀行的收益或內在經濟價值產生不利的影響。
(4)期權性風險
期權性風險是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利率風險,源于銀行資產、負債和表外業務中所隱含的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