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受益人法定是指哪些人?
保險法定受益人是指法定繼承人作為受益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特別是用戶在購買終身壽險的時候,保險公司的工作人員以及保單上都會明確要求客戶填寫,指定受益人。因為如果不指定受益人的話,那么當被保險人身故之后,保險金則會被自動視為遺產來繼承,也就是交給法定受益人。
用戶在購買保險的時候都會有受益人,很多時候為了方便投保,都直接默認是法定受益人。法定受益人在后期辦理理賠時比較繁瑣,也容易產生糾紛,一般是建議指定一人單獨受益或者多人按份額共同受益。如果被保險人生前還有債務的話,那么這份保險金被當做遺產分割的話,還需要先償還債務才能繼承。
小結:被保險人身故后,保險金轉化為被保險人的遺產。保險的法定受益人一般是指被保險人的繼承人,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和原則來繼承和分配。通常情況下,不要直接指定未成年人成為壽險受益人,可以先以父母配偶等成年直系親屬作為第一受益人,等到孩子成年之后再進行變更。
受益人能填外人嗎
買保險受益人可以寫別人,但通常只能填寫本人或直系親屬。根據《保險法》規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由被保險人或者投保人指定。但實際上,受益人不能隨意指定,考慮到非直系親屬作為受益人可能會有道德風險,保險公司通常只允許直系親屬作為受益人,具體以保險公司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