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稅補貼是什么意思
契稅補貼意思是指對契約征收的稅,屬于財產轉移稅,由財產承受人繳納。契稅中所涉及的契約,包括土地使用權轉移,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或轉讓,房屋所有權轉移,應該稱為土地、房屋權屬轉移,如房屋買賣、贈送、交換等。
契稅是指不動產(土地、房屋)產權發生轉移變動時,就當事人所訂契約按產價的一定比例向新業主(產權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稅收。
征收契稅的宗旨是為了保障不動產所有人的合法權益。通過征稅,契稅征收機關便以政府名義發給契證,作為合法的產權憑證,政府即承擔保證產權的責任。因此,契稅又帶有規費性質,這是契稅不同于其他稅收的主要特點。
契稅補貼的條件有哪些
1、房子的建筑容積率要超過1.0。
2、單套房子的面積不足144平米,或者房子的套內面積不超過120平米。
3、房子的實際成交價格要低于同級別土地商品住房平均交易價格的1.2倍以下。
如果能夠滿足上面這個條件的話,并且在購買房屋之后并沒有享受契稅的減免政策,那么就可以去申請契稅的補貼,一般直接到本地的房管局去申請補貼即可,審核通過之后,補貼的錢可以直接打到個人賬戶。
關鍵詞: 什么是契稅補貼 契稅補貼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契稅補貼是什么意思 契稅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