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指什么?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指的是吳茱萸。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表達了詩人在重陽節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重陽節佩戴茱萸的習俗源于南朝梁代的傳說,桓景在費長房的指導下,于九月九日佩戴茱萸登山以避災厄。
重陽節佩戴茱萸的習俗不僅是為了避邪,還與當時的氣候特點有關。重陽節是秋冬交替的時節,空氣潮濕,容易生霉、蛀蟲,且晝夜溫差大,容易感受寒邪。因此,選用芳香的藥物如吳茱萸來辟穢散寒。
吳茱萸和山茱萸在中藥中各有其特性。吳茱萸味辛性熱,能夠溫經、散寒、止痛;而山茱萸味酸澀,能夠補益肝腎、收斂固脫。重陽節佩戴的茱萸通常是吳茱萸,因其芳香辟穢、散寒的特性。
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什么節日?
遍插茱萸少一人指的是重陽節。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寫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描述了詩人在重陽節這天,獨自一人在異鄉思念親人的情景,特別是看到兄弟們登高時插滿茱萸,卻少了一人的場景,更加深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因為“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又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重陽節的主要習俗包括登高、賞菊、插茱萸等,這些活動不僅為了避禍消災,還象征著步步高升和長壽。
關鍵詞: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指什么 遍插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