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節是哪個民族的: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等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拉祜族等等一些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個民族的舉行時間都不一樣。彝族、納西族是在農歷六月二十四舉行,白族是在六月二十五舉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舉行,大概會舉行二三天的時間。在火把節中,主要會進行斗牛、斗羊、斗雞、賽馬、摔跤、歌舞表演、選美等等活動。
由來
關于火把節的由來,不同的民族說法都不同。關于彝族,天上的大力士和地上的大力士摔跤比賽,天上的大力士被打死了,天神震怒,派來蝗蟲吃地上的莊稼,地上的大力士就在舊歷六月二十四的晚上,用火把燒蟲;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撒梅王等等。
關于白族,是關于著名的曼阿喃的傳說。關于拉祜族,在六月二十四這一天,山上的一個善人用在山羊角上被點燃的蜂蠟驅逐了惡人。關于納西族,天神要一位年老的天將將人間燒成一片海,但是天將被人間的一些故事感動,于是教他們在六月二十五那一天在門口點燃火把來抵抗天神,天神看到一片火海便永遠沉睡,這一天便被定為火把節。
風俗
彝族地區有“火之故鄉”的美稱,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當地的一些習俗之類的成為“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承。包括火把歌調、火把史詩等等。在火把節這個節日中,他們會有一些傳統活動,主要有接點火種、耍火活動、祭頌火神、舞火唱種、斗牛、摔跤、選美、篝火晚會等等。
關鍵詞: 火把節哪個民族火把節的由來火之故鄉 曼阿喃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