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稱:手舞足蹈
成語讀音:shǒu wǔ zú dǎo
成語解釋:蹈:頓足踏地。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了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也手亂舞、腳亂跳的狂態。
成語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序》:“永(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成語造句:(1)每當他找到一道難題的突破口時,就禁不住地手舞足蹈起來。(2)小明拿到了北大的錄取通知書時,高興得手舞足蹈。
小孩子往往會邊看著電視,邊學著歌星手舞足蹈。
看到小女兒在舞蹈教室里手舞足蹈的樣子,她不禁露出欣慰的微笑。
孫子一回來,爺爺最高興向他們講他年輕時的故事,有時還配合著手舞足蹈。
離開賽場,迎面而來的是同學們喜出望外的笑容,是手舞足蹈的歡呼。我心里也樂開了花。樹葉兒在風中搖擺,好像在為我快樂舞蹈;鳥兒在空中歡叫,好像在為我歌唱……
弟弟睜開雙眼,一邊“唱歌"一邊還手舞足蹈。一會兒甩甩手,一會兒踢踢腿,又一會兒手腳并用,在床上“滾來滾去”,別提有多愜意了。
近義詞:興高采烈 得意洋洋 歡欣鼓舞 歡天喜地 得意揚揚 洋洋得意 喜上眉梢 載歌載舞 樂不可支 歡蹦亂跳 心情愉快 婆娑起舞
反義詞:悶悶不樂 怏怏不樂 不茍言笑 捶胸頓足 悲悲戚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