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方位角計算公式詳解:
H當地=90°—緯度差(*同一緯度相減,異緯相加)一般時間 太陽高度角隨著地方時和太陽的赤緯的變化而變化。太陽赤緯(與太陽直射點緯度相等)以δ表示,觀測地地理緯度用φ表示(太陽赤緯與地理緯度都是北緯為正,南緯為負),地方時(時角)以t表示,有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sin h=sin φ sin δ+cos φ cos δ cos t正午時間 日升日落,同一地點一天內太陽高度角是不斷變化的。日出日落時角度都為0, 正午太陽高度角正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時角為0,以上公式可以簡化為: sin h=sin φ sin δ+cos φ cos δ 由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可得 sin h=cos(φ-δ) 因此, 對于太陽位于天頂以北的地區而言,h=90°-(φ-δ); 對于太陽位于天頂以南的地區而言,h=90°-(δ-φ); 二者合并,因為無論是(φ-δ)還是(δ-φ),都是為了求當地緯度與太陽直射緯度之差,不會是負的,因此都等于它的絕對值,所以正午太陽高度角計算公式: h=90°-|φ-δ|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怎么計算?
計算太陽直射點緯度的計算公式: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H=90°-(直射點的緯度-當地緯度),即:直射點的緯度=90°-(某地的正午太陽高度H-當地緯度)。
太陽直射點每時都在向西移動,每小時移過15度經度。在地理題的計算中可粗略取每天移動0.25度緯度。
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歸線。 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后繼續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歸線。
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如此周而復始回歸運動,周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是365.2422天,稱為一個回歸年。
關鍵詞: 太陽方位角計算公式詳解 太陽直射點 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怎么計算 計算太陽直射點緯度的計算公式 太陽方位角計算公式 太陽方位角公式是什么 太陽高度角怎么變化 太陽方位角計算公式里面經度的輸入方式